如何评论电影《中国机长》
第一次看到《中国机长》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是《萨利机长》。与《萨利机长》相同的是它们都讲了一个在遭遇了空难后,机长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毅力,安全的将飞机平稳降落的事情,并且电影都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来。
虽然两个电影题材差不多,但是却有很多不同。《萨利机长》针对的是萨利个人,包括他前后的心理状态,一次次的闪回也表达着他在接受调查之后对自己的怀疑和在脑海中不断模拟着如果没有迫降水面会产生的情况。同时,还有来自各方媒体的关注和管理局认为他操作失误的调查。
而《中国机长》强调更多的是情感方面的互动和乘务员对乘客的处理安抚等,对机长个人并没有过多背景个性等立体化的展现。主要强调的是对事件完整性的展现,和在新闻报道中出现过的细节描写,都在影片中有详细的显示。
这部剧上映当天我都打卡,一下是我的评价
这部影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对真实场景的还原度超高,而且每一个演员都在认真对待这部戏,就像真正的民航专业人员。不得不说,张涵予在这部影片中演技是值得点赞的。他演绎出了机长的军人气概,非常自然的一个细节是上飞机擦飞机,保持驾驶舱的清洁。而且风挡玻璃破裂之后,机长的表现和真实情况是一样的,乘务组也配合得非常好。
而且有些细节做得非常好,其中有一个飞机飞行的镜头,整部电影地面镜头都采用真实飞行场景,多机位多角度拍摄,可以说拍摄手法是非常的专业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又燃又惊险又刺激的电影,很专业,演员也在认真对待。在导演刘伟强和一群戏骨演员的支撑下,《中国机长》不乏有真实场景的高度还原,做到了把一个航班从航前准备到真正执行到遭遇险情后的处置,都淋漓尽致地高度还原。
中国机长电影大结局
中国机长大结局是机长最终将飞机成功迫降,安全返航,乘客无一人受伤。在影片的最后,张涵予扮演的中国机长沉着冷静,利用飞机上为数不多但是可以正常工作的仪器,手动驾驶飞机,最终顺利返航
电影的大结局部分,刘长健机长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成功地让飞机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拯救了全体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然而,由于飞机在降落过程中受损严重,刘长健机长也因缺氧和低温等身体损伤陷入昏迷。
在救援队伍的帮助下,乘客和机组人员被迅速送往医院。另一方面,刘长健机长的身体状况也受到了高度关注。在经过医生的紧急抢救后,刘长健机长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但他仍然处于昏迷状态。
电影的结局部分以刘长健机长的康复过程为主线。在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后,刘长健机长逐渐恢复了意识,并开始进行康复训练。与此同时,他的英勇事迹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最终,刘长健机长在经历了生死考验后,成功地恢复了健康,重返了他所热爱的飞行工作。这部电影通过讲述刘长健机长的故事,向观众传递了勇敢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你有看过《中国机长》这部电影吗,观后感怎样
整个影⽚再现了飞机遇险的全过程,全程牵动着观众的情绪,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和故事中的所有人员一起紧张,一起着急。当乘客因生命受到威胁,情绪失控时,乘务⻓用其坚毅的眼神、沉着的态度诉说出的番话“我们这些人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你们能够安全的回去,
请相信我们,相信我们的机长”,深深得感染着每一人,乘客也因此有了信心,冷静下来积极配合。在电影中,许多微小的细节都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亲友对家人的牵挂与关爱、对生命的渴望与尊敬、乘务员的专业的应急处理措施、机长沉着果敢的操作、控制中心的各种协调调度深深的印在每个观影人心中。111分钟的电影,119条鲜活的生命,是中国民航对生命的敬畏和执着、是对规章的敬畏和执着、更是对责任的敬畏和执着。这就是中国机长,这就是中国坚守,电影用戏剧化的方式展示真实世界的一个片段,已经足以撼动人心。这些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的“英雄”,值得被大家铭记。